技術文章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技術文章 > 淺談電力企業數據中心列頭柜配電設計和監控產品選型
淺談電力企業數據中心列頭柜配電設計和監控產品選型
更新時間:2024-03-15   點擊次數:352次

1.概述

電力數據中心是電力企業通信、調度、信息、營銷、經營、綜合管理及分析決策等服務的公共信息平臺,是各業務應用系統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平臺,是電力企業跨業務、跨流程高級應用的重要支持平臺。電力數據中心既包含信息系統應用服務,還包括綜合數據通信鏈路、綜合環境控制基礎設施,其中配電系統是支撐電力數據中心正常運行最為關鍵的設施之一。

2.傳統列頭柜供電方式

傳統數據中心機柜端配電采用配電列頭柜加電纜的配電方式,同時每個機柜配置兩條 PDU 插座,通過電纜從列頭柜取電。列頭柜與機柜之間的供電一般有兩種模式。

2.1 模式一

每個列頭柜同時配置 A 和 B 兩路主輸入開關及對應饋線開關,每個機柜從1個列頭柜取電。

IMG_256 

2.2 模式二

每個列頭柜配置 A 或 B 兩路主輸入開關及對應饋線開關,每個機柜從 2 個列頭柜取電。

IMG_257 

 

3.模式一與模式二對比

模式一采用 1 個列頭柜向末端設備提供A、B路電源,模式二分布在兩個列頭柜向末端設備提供A路或B路電源。按照國家標準級機房供配電系統結構時,正常運行情況下,模式一和模式二均滿足容錯要求,即當 A、B 路任何一路出現故障時均不影響末端設備運行。從運維管理角度考慮,模式一中的一路出現故障時,因 A、B兩路供電均在一個列頭柜內,因此需停電維護,增加了運維的難度和可操作性。當列頭柜內配置較低時,存在任何一路故障時有可能對另外一路造成故障的風險。因此,從可靠性和可用性比較,模式二相對較高。

4.傳統列頭柜配置比較

列頭柜作為數據中心機房末端配電管理的核心設備,需滿足配電、監控、測量、保護、告警等作用。由于信息化設備進一步集中,數據中心對供電可靠性和可管理性要要求越來越高,同時,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,列頭柜高度智能化的技術也逐步成熟,從第一代簡單智能列頭柜逐步演進到高度智能第三代的技術。 

4.1 列頭柜的發展大致分為三代,如下: 

第一代:多數采用開關豎直安裝,在進線端加入數字電表或觸摸屏和通訊接口,只監控主路,未監控分路。 

第二代:在第二代基礎上增加分路監控,實現電源監控和能源管理。 

 第三代:在第三代基礎上提高了智能化技術,集中開關模塊化、二次元件模塊化、調相、 監控與一體。

其中,第一代為傳統配電柜,第二代為目前數據中心常用精密配電柜,第三代為模塊化精密配電柜,從柜體集成、監控、 維護等方面進行比較。(如下圖)

IMG_258 

從上表格中可以看出,相比傳統配電柜,從安全管理、運行管理角度看,精密配電柜可提供機房電源管理功能,將配電系統全部納入機房監控系統,監測內容除電氣系統主母線及支路所有電氣參數,為機房提供更為管理及服務。同時,用戶可以及早發現安全隱患,采取相應改進措施改善機房供電情況,有效規避風險。

5.安科瑞推出的解決方案

5.1 第一代配置

遙測:輸入分路的三相電壓、三相電流、頻率、有功功率、有功電度;

遙信:輸入分路的過壓/欠壓,缺相,過流,頻率過高/過低,輸入分路的開關狀態,具備電流、功率需用量分析和統計,實現電壓、電流、頻率、功率等參數的越限報警功能。

IMG_259 

5.2 第二代配置

遙測:輸入分路的三相電壓、三相電流、有功功率、有功電度;

遙信:輸入分路的過壓/欠壓,缺相,過流,輸入分路和輸出分路的開關狀態,具備電流、功率需用量分析和統計,實現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參數的越限報警功能。

IMG_260 

5.3 第三代配置

遙測:輸入分路的三相電壓、三相電流、有功功率、有功電度;輸出分路的單相電壓、單相電流、有功功率、有功電度;

遙信:輸入分路的過壓/欠壓,缺相,過流,輸入分路和輸出分路的開關狀態,具備電流、功率需用量分析和統計,實現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參數的越限報警功能。

IMG_261 

5.4產品型號

IMG_262 

 

5.5 系統組網圖

IMG_263 

 

5.結語

可靠性、可維護性、經濟性、可擴展性和節能環保是電力數據建設和運維的幾大關鍵要素,供配電系統更是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中的關鍵環節。隨著電網 IT 信息系統快速發展,數據中心末端配電應采用具備更高可用性、更高安全性和靈活性的配電結構進行支撐。

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對數據中心行業進行內外部環境分析,對國家政策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行業熱點分析,預測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,同時完善自身行業的各種應用解決方案,分析不同客戶需求,滿足不同客戶的應用需求。

 

參考文獻

[1]王德文,劉揚.一種電力云數據中心的任務調度策略[J].電力系統自動化,2014

[2]安科瑞數據中心IDC配電監控解決方案.2020.11版.

[3]安科瑞企業微電網設計應用手冊.2020.06版.

[4]吳勁松,李光泰,李舒濤,王玉庭,張學昶(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),2018

 


分享到:

返回列表返回頂部

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熱門搜索:電力托管云平臺,電力運維管理平臺,電力運維管理系統,安科瑞運維云平臺
地址:上海市嘉定區育綠路253號
91精选在线